栖心动态

[栖心讲坛] 栖心讲坛第56讲|敦煌学系列讲座之一:敦煌因缘类变文研究

发布日期:2022-08-16
2022815日上午,“栖心讲坛”有幸再次邀请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著名敦煌学研究学者黄征教授来馆作题为“敦煌因缘类变文研究”的讲座。本期讲座是栖心图书馆“敦煌学系列”讲座第一讲。讲座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七塔禅寺常住法师和栖心图书馆部分读者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黄征教授展示了其深耕敦煌文献学三十余年来取得的学术成果。黄教授的敦煌学研究集中在敦煌文献中的佛教文献方面,包括写本经卷、敦煌变文、敦煌愿文等佛教文学作品和应用文。

接着,黄征教授阐述了“变文”的定义,介绍了敦煌文献中变文的种类。变文是唐、五代、宋初流行于民间的说唱文学,类似于后世的评弹,演出时边说边唱,说一段唱一段。变文是敦煌文献中独有的,传刻文献中几无保存。敦煌变文的发现解决了中国文学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尤其是宋元话本的来源问题。

“变”是变文的通常称呼,关于“变”的含义,学界有三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变”是“变更”的意思,最初是变佛经为俗讲,后来则扩展到非佛经材料,这与“变相”是变佛经为图画相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变”是梵语的译音,即“mandala”第一音节的音讹,意思是“图画”;目前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变”即“变怪”、“神变”、“灵变”、“殊变”、“现变”、“变应”、“变化”、“变异”之意,是汉语中固有的意义。“变”是指“神变之事”,亦即“奇异的故事”的意思,把佛与菩萨以及历史人物的奇异故事画成图画就是“变相”,与之相配,把这些内容写成故事就是“变文”。

黄征教授表示,敦煌写本中的变文大多没有标题,有题名的文献也存在前后题名不一的现象,从而给变文的鉴定带来了困难,变文的辨体也就成了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现在学界指称的敦煌变文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讲经文、因缘、诗话、词文、话本、小说等敦煌说唱类文学作品。

最后,黄征教授举《四兽因缘》《金刚丑女因缘》两篇变文为例,对因缘类变文进行了深入地讲述。敦煌变文中的因缘,是以讲各种人物、动物与佛、菩萨的前缘现相为主的变文。因缘作品的故事情节一般较为简单,编写它们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讲故事,而在于宣讲佛法但是发展到后来,因缘故事的情节演绎得非常曲折

讲座结束后,七塔禅寺住持可祥法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并就佛经故事和变文的关系问题与黄征教授展开讨论。可祥法师表示,古代寺院讲经有僧讲和俗讲两种方式,僧讲是为僧团讲经,俗讲是向凡夫弘法。俗讲常以通俗浅显的语言,以说唱形式向大众宣讲佛法,敷衍开来就成为变文这种文学体裁。黄征老师的讲座详细讲述了敦煌变文的形成和发展,从一个方面展现了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电话:0574-83071816

信箱:qxlibrary@163.com

时间:周一至周日09:00-20:00 周二09:00-11:30(下午闭馆)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七塔禅寺内 邮编: 315040 电话: 0574-83071816 传真: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