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心动态

[栖心公告栏] 新书选读 | 石刚《走向世俗:中古时期的佛教传播》

发布日期:2021-10-26

作者:石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
索书号: B949.239/1

▄ ▄ ▄


内容简介


  本书以僧人群体为切入,从神异现象、狂僧群体、僧人行医、佛教谶语、焚身供养、斋月斋日演变角度重新审视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的中国佛教,通过大量鲜活事例说明佛教走向世俗的过程,就是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


作者简介


  石刚,哲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中国佛教、文化传播。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神异与佛教初传:“神僧”群体研究(上)
第一节 “异僧”与神异现象
第二节 “异僧”群体的产生根源
第三节 神异现象与早期佛教传播

余论
第二章 “狂僧”与化导世俗:“神僧”群体研究(下)
第一节 “狂僧”群体的出现及演变
第二节 “狂僧”群体的特征
第三节 “狂僧”群体出现的意义

余论
第三章 医术与佛教传播:中古时期的僧医
第一节 僧人行医方式再考察
第二节 僧人行医与佛教的本土化

余论
第四章 高僧预言下的历史:佛教的占相、谶言
第一节 僧人占相与佛教的本土化
第二节 佛教谶言与中国社会

余论
第五章 宗教狂热的背后:中土佛教徒的焚身供养现象
第一节 中土佛教徒的焚身供养行为及特点
第二节 焚身供养引发的争议及衰微

余论
第六章 从“岁三月六斋”到“岁三月十斋”:佛教的斋月和斋日
第一节 佛教的斋月和斋日及在中土的流行
第二节 佛教斋月和斋日的演变及引发的争论
第三节 佛教斋月和斋日在佛教本土化中的意义与作用

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神异与佛教初传:“神僧”群体研究(上)
  佛教初入中土是作为道术的一种被人们接受的。在现存最早的护教文献《牟子理惑论》中,佛教徒牟子这样描绘他心目中的佛:“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辱,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西来和中土的高僧们为了站稳脚跟,似乎也对此予以默认。显示神异遂成为僧人用来吸引信众、扩大影响的主要手段。在南朝梁代慧皎所著《高僧传》中,“神异”一门仅列于“译经”和“义解”之后,可见其在慧皎心中的地位。由此,自两汉之际至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神)异僧”群体,他们以令人炫目的法术奠定了佛教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形象。

索书号: B949.921.2/3


  隋唐以后,佛教在中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不再着力宣扬神异现象。然而,一个特殊的“狂僧”群体悄然出现,他们不居名山大寺,亦不坐禅吃斋,更不诵经持戒;相反,他们混迹民间,行止不定,或疯或狂,或痴或愚,游戏风尘,预言若神,声名远扬,在佛教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明成祖朱棣曾集历朝僧人神异之事,成《神僧传》。“神僧者,神化万变,而超乎其类者也。”根据这个宽泛的定义,“异僧”和“狂僧”皆可归入“神僧”群体。
  从“异僧”到“狂僧”,从显示神异到游戏神通,“神僧”群体的变化颇耐人寻味。考察这个特殊的“神僧”群体对于认识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本章将以慧皎《高僧传》为中心,考察佛教初传时期(两汉魏晋)的“神僧”及其神异现象。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电话:0574-83071816

信箱:qxlibrary@163.com

时间:周一至周日09:00-20:00 周二09:00-11:30(下午闭馆)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七塔禅寺内 邮编: 315040 电话: 0574-83071816 传真: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