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心动态

[栖心讲坛] 专题讲座53|张雪松: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隋唐宗派问题探析

发布日期:2021-07-27

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传播和译介,中国佛教在隋唐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佛学与中国本土思想相互融合,实现了自身理论形态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中国思想特色的佛教宗派。2021年7月24日晚,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张雪松老师应邀在七塔禅寺禅学堂教室开讲“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隋唐宗派问题探析”,为常住法师讲述了隋唐时期中国宗派佛教的形成和发展状况。讲座由七塔禅寺住持、浙东佛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可祥法师主持,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浙东佛教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凯博士评议。


首先,张雪松老师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典的传译过程,分析了隋唐宗派佛教的形成原因。“南北朝时期,随着各种佛教经论的传入,出现了专宗一经一论的经师、论师,他们虽重师承,但没有传宗定祖的谱系,基于对不同经论的理解而形成学派,各立门户,互相争鸣。随着国家恢复统一,政治和经济趋向稳定,加之佛教与本土思想的不断融合,中国佛教高僧出于消解经义扞格,完善修学体系的需要,开始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接着,张雪松老师从判教、传法谱系、核心义理等方面对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的发展状况分别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张老师指出,“此四宗是隋唐时期的祖师大德融会印度佛教基本精神和自身宗教实践,创建的成体系的思想流派,是佛教中国化最具创造性的成果。其中天台宗、华严宗是义理性宗派,禅宗和净土宗属实践性宗派。这些佛教宗派不仅影响着中国佛教的发展径向,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如宋明理学,以及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凯老师对讲座进行了评议。张凯老师表示,天台、华严、禅宗、净土是中国化程度最高,最具理论特色的佛教宗派,通过张雪松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述,我们不难发现,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能有如此多的理论创新,与中国佛教历来所倡导的“圆融性”是分不开的。作为教门的天台宗、华严宗在义理上有明显的交涉和融合,作为宗门的禅宗和净土宗更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合流。此外,如果我们从中国佛教整体发展的视角来讨论佛教中国化的议题,就可发现,这一议题不仅包含了佛教理论和修学实践的“中国化”,也包含了佛教的“化中国”,如雪松老师讲座中谈及的佛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对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佛教在当代的发展应当一以贯之地保持其圆融性和开放性。


讲座结束后,张雪松老师还就“三法印”、“四法印”与“一实相印”的关系,以及天台宗“无情有性”说何以成立等问题与法师们进行了交流。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电话:0574-83071816

信箱:qxlibrary@163.com

时间:周一至周日09:00-20:00 周二09:00-11:30(下午闭馆)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七塔禅寺内 邮编: 315040 电话: 0574-83071816 传真: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