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心动态

[栖心讲坛] 专题讲座32|周志锋教授作专题讲座:佛教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9-07-21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已历两千多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汉语语言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其演变和发展也深受佛教语言的影响。2019年7月21日,宁波大学科技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浙江省语言协会副会长,著名语言学专家周志锋教授应栖心图书馆之邀,于报恩大讲堂作专题讲座《佛教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从佛教语言的价值、 佛经语言的特点、佛经语言的演变、佛教语言的影响等方面为听众一解佛教语言之谜。讲座由栖心图书馆馆长、七塔禅寺监院法净法师主持并总结,常住法师、第六届都市丛林生活禅学员、栖心图书馆读者在场聆听。



▲ 主讲人周志锋教授



▲ 讲座现场



周志锋老师首先从清代语言学家钱大昕通过举证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的发音,证明上古没有轻唇音,只有重唇音。这一学术成果入题,介绍了佛教文献在古汉语发音、生僻字、词汇释义的研究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

其次,周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佛经语言的特点。佛经原典一般都有散文和偈颂两部分。散文宜说,偈颂宜唱。讲一段,唱一段,讲的用散文,唱的用韵文。为追求句式整齐,便于记诵,多以四字句为主,音节句读与语法句读不尽一致。佛经的这些特点为中国文章构造“画然辟一新国土”。(梁启超语)



▲ 第六届都市丛林生活禅学员聆听讲座



最后,周教授指出,译经词汇的构成十分复杂,既有固有词,也有外来词;既有书语词,也有口语词;既有承古词,也有新造词。佛经原典在汉译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演变。许多原属佛教的专有词汇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已逐渐渗入到了我们的日常语言当中了。如“刹那”“普遍”“障碍”等现代常用词汇皆来源于佛经。总体而言,佛教词语丰富了汉语词汇,增强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加速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促进了汉语词义的演变。对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听众提问



▲ 法净法师主持并总结讲座



提问环节,周教授回答了听众关于“南无阿弥陀佛”中“阿”的发音和“无”作韵脚在诗词中的读音问题。

法净法师对讲座进行总结,佛教词汇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可以分为三种来讲,第一种是来自佛典,仍然保持其宗教的内涵;第二种是来自佛典当中,但是已经引申或泛化成一般的词语;第三种是原属佛教的特殊内涵,但在日常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这样一个数量庞大的佛教词汇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景。感谢周教授的精彩演讲,感恩周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我们大家带来的这场丰盛的文化大餐。在观世音菩萨成道殊胜日,祝愿大家吉祥、幸福、安康。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电话:0574-83071816

信箱:qxlibrary@163.com

时间:周一至周日09:00-20:00 周二09:00-11:30(下午闭馆)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七塔禅寺内 邮编: 315040 电话: 0574-83071816 传真: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